《又見奈良》瀋陽點映 本月還有個“媽” 讓你又哭又笑
上海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爵獎提名、中日合拍、賈樟柯與河瀨直美兩位中日名導監製……這些標籤擺在《又見奈良》前面,讓它在3月大銀幕成為亮點。
3月16日晚,該片在瀋陽點映,這部聚焦日本遺孤羣像的電影講述一位中國母親去日本找尋養女的故事,但風格卻是温暖治癒系,更有不少東北式笑點,獲得了瀋陽影迷的共鳴和好評。導演鵬飛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電影拍攝得到了河瀨直美導演的大力幫助,而賈樟柯導演更是陪着他一個素材一個素材地挑選、剪輯。
《又見奈良》將於3月19日正式公映,該片講述了一段跨越60年的感人母女情。由吳彥姝飾演的陳慧明收養了一位日本遺孤,取名為陳麗華。1994年麗華返回日本尋親,並與陳慧明保持書信聯繫。2005年,久未收到麗華來信的陳慧明孤身一人前往日本,在遺孤二代小澤(英澤飾)和日本退休警察(國村隼飾)的幫助下開始了尋親路。雖然故事的主題看似哀傷,但導演鵬飛卻用温暖治癒的方式將這個故事展現出來,電影淡淡的文藝氣質,以及隨處可見的生活幽默,獲得了瀋陽影迷的點贊,大家一會兒被母愛感動到眼眶濕潤,一會兒又被片中的幽默橋段逗得哈哈大笑。
導演鵬飛透露了拍攝《又見奈良》的緣由,“我的上一部影片《米花之味》去到了奈良國際電影節比賽,在那邊有獲獎。獲獎之後就有機會跟電影節的創始人河瀨直美導演合作,讓她來監製,拍一部影片。最終我選擇了養父母跟戰後遺孤的選題。河瀨直美是日本很知名的導演,當我把這個劇情給她看的時候,她馬上就同意了,她説這個真的要拍,太好了。”
鵬飛雖然算是新導演,但他的上一部作品《米花之味》就曾驚豔業內,連張譯這種實力派都期待能與他合作一次。
這次的《又見奈良》也獲得了多位業內人士的力挺,導演路陽評價:《又見奈良》這種大量留白的敍事手法在當下中國內地電影中很少見,鵬飛的處理非常到位,電影的鏡頭語言非常精彩。姚晨則稱《又見奈良》為“一部非常温暖非常幽默的電影,絕對值得期待”。
除了導演鵬飛本人的實力,《又見奈良》幕後還有賈樟柯與河瀨直美這兩位中日名導坐鎮。
提到兩位大導演都給出了怎樣不同的建議,鵬飛説:“這個片子是由河瀨直美導演開始的,所以她會在劇本的方向、基調啊,日本演員的選擇,拍攝的保障,提供了很多幫助。
我拍完這部電影就趕上疫情了,我是2019年11月底拍完的,回來在北京剪輯,所以我沒有辦法把片子拿到日本給河瀨直美導演看,賈導就帶着我剪了十幾天。他看完初稿後,覺得方向對了,很不錯,但是還可以更好。所以我們就一個素材一個素材地看,開拍前後的素材也都看,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性,特別幸運有兩個這麼負責任的監製。”
遼瀋晚報記者 張鉑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於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複製、編輯或發佈使用於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複製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佈,可與本網聯繫,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